案件回顾
近日,57岁的谭先生接到一个推荐所谓“神奇”外汇投资产品的电话:“每天稳赚1000多元,还保本保息!”但对方却要求通过非银行渠道进行交易。谭先生想起自己在该行持有定期存款,出于谨慎,特地致电银行核实真伪。
银行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异常,立即告知谭先生: ?目前正规商业银行从未推出过此类“高收益+保本”的外汇产品; ?投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,凡是承诺“稳赚不赔”的,极有可能是诈骗; ?强烈建议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,并邀请谭先生到网点进一步沟通。
最终,银行成功拦截了谭先生拟转账的30万元,保住了老人的养老钱。
案例分析
这是一起典型的针对老年群体的典型“高收益投资”电信诈骗,其手法主要有以下特征:
1.精准钓鱼:骗子利用老年人对金融产品不了解但渴望增收的心理,虚构“外汇投资”等专业概念;
2.承诺诱饵:以“每日千元收益”“保本保息”等话术突破心理防线;
3.规避监管:要求通过非银行渠道交易,切断资金追溯路径;
4.风险隐匿:实际可能为虚假平台或非法集资,本金极易被卷走。
案例启示
1.警惕“天上掉馅饼”:任何投资均存在风险,所谓“高收益零风险”均是诈骗标配话术;
2.认准正规渠道:理财投资务必通过银行、持牌证券机构等官方平台,拒绝私下交易;
3.多方核实防骗:遇到陌生推荐时,应主动联系金融机构或拨打反诈专线96110求证;
4.关爱老年群体:子女应定期向家中老人普及防诈案例,提醒其勿轻信电话、网络推销。
怀集农商银行提醒您
守住钱袋子,牢记“三不”原则——不轻信、不转账、不泄露!金融机构绝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推销产品,如遇可疑情况,请立即到就近银行网点咨询或报警。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