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IPv6
menu
以案说险:“高薪兼职”办银行卡?银行柜员一个细节识破骗局!
2025-09-15

案件回顾

8月11日,一位老伯匆匆走进我行柜台,要求办理银行卡开户业务。“办卡主要做什么用呢?”柜员照例询问。“领…领工资用!”老伯回答有些犹豫。“您单位名称是什么?大概每月有多少收入?”柜员继续追问。“哎哟,具体我不清楚,反正就是领工资,家里人让来办的。”老伯言语间显得有些矛盾。

更令人警觉的是,老伯对自己需预留的手机号码并不熟悉,只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写有手机号的纸条。经系统查验,该号码为新开通不久。

这些异常细节立刻触发了柜员的“风险雷达”。运营主管接到报告后,耐心地向老伯普及法律知识:“伯伯,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别人使用,可能会变成诈骗分子的帮凶,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!”

这时,老伯才吐露实情:原来,村里有个陌生年轻人,给他一张新手机卡,让他来银行办张卡,并承诺“卡开好,每月白拿500块”。老伯心想有了这笔收入,就不用向子女要生活费了,便动了心。

银行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老伯,一边迅速启动警银协作机制,第一时间报警。民警赶到后,经耐心解释和法律教育,老伯这才恍然大悟,意识到自己险些成为犯罪活动的“工具”,后怕之余连连向银行和民警表示感谢。


案例分析

这是一种典型的 “帮信罪”(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) 招募陷阱。骗子常采用以下手段:

1.抛出诱饵:以“兼职赚佣金”、“轻松获利”为名,专门瞄准法律意识薄弱、有增收需求的人群;

2.提供作案工具:分发新办手机卡,实现“人卡分离”,以规避追踪;

3.利用他人身份:一旦开卡成功,银行卡将被立即用于电信诈骗、洗钱等非法活动。


最终结果往往是:骗子得手后消失,而出借、出租银行卡者不仅拿不到报酬,还可能面临法律严惩(拘留、罚款、征信受损等),真正是“因小失大”!


案例启示

1.严禁租借售卖:银行卡、身份证、手机卡属于个人重要金融身份凭证,不得出借或出售。答应他人此类要求,等于自担风险。

2.如实说明用途:银行开户时应如实告知使用目的。工作人员进行审慎询问,是为保障您的权益,请积极配合。

3.遇事多方核实:天上不会掉馅饼!面对“高薪兼职”、“代开卡”等“好事”,请主动与家人、朋友或银行客服沟通,谨慎判断。

4.发现线索请举报:一旦发现收购、诱骗银行卡等行为,请立即拨打110!


怀集农商银行提醒您

银行严格执行开户审核,不是为了“为难”客户,而是为了守护大家的资金安全,将诈骗陷阱牢牢堵在门外。请您予以理解和支持,与我们共同筑牢反诈防线。


返回
登录入口
X
个人网银登录
企业网银登录
易捷通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