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IPv6
menu
以案说险:“反催收”真能“债务清零”?当心人财两空还留案底!
2025-09-15

案件回顾

近日,客户王先生因资金紧张,多个网贷平台逾期,频繁接到催收电话,倍感焦虑。他在网上看到一则“专业法律援助,帮你协商免息、分期停催,甚至债务清零”的广告,仿佛抓到救命稻草。王先生立即联系该“法务机构”,并支付了高额“服务费”和“保证金”。

该机构指导王先生:“假装失联、谎称失业、甚至伪造贫困证明”,以博取金融机构同情进行协商。然而,数月过去,王先生不仅未等到所谓的“债务减免方案”,反而因恶意逃避债务,逾期罚息越滚越多,个人征信受到严重影响。更糟糕的是,当初联系的“专家”已失联,高额服务费也无法追回。最终,王先生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才意识到,自己不仅被骗了钱,还可能因为伪造材料而触犯法律。


案例分析

这是典型的“非法反催收”骗局。不法分子利用债务人焦虑心理,实施诈骗:

1.虚假宣传:以“百分百成功”、“内部渠道”为诱饵,吸引用户上钩。

2.教唆造假:指导债务人提供虚假材料,使其从“困难户”沦为“诈骗犯”,风险巨大。

3.收费跑路:收取费用后敷衍了事或直接失联,让债务人雪上加霜。


案例启示

1.认清“非法反催收”本质:任何教唆你提供虚假材料、恶意投诉以逃避债务的行为均属违法违规,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还会留下信用污点,甚至承担法律责任。

2.寻求正规渠道援助:如遇还款困难,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热线、信访等渠道与金融机构主动沟通,申请官方提供的分期、延期等政策。

3.保护个人信息:切勿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等敏感信息交给所谓“代理维权”机构,防止被用于非法活动。

4.树立理性借贷观念:量入为出,理性借贷,从源头上避免陷入债务危机。


怀集农商银行提醒您

非法反催收不是“救命稻草”,而是“致命陷阱”。请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金融纠纷,珍惜个人征信记录,守护您的金融安全。


返回
登录入口
X
个人网银登录
企业网银登录
易捷通登录